|
X線檢查中兒童的輻射防護 |
常規的X線檢查為兒科疾病診治提供了依據,同時隨著醫療衛生健康水平的提高,X線對兒童的有害效應也引起醫技人員和家屬的普遍關注。現將我們在滿足臨床診斷需要的前提下,為使兒童在檢查中接受最小的X線照射劑量而得到最佳的診斷信息新采取的一些措施與同道交流。 一、取消常規胸透用計算機X線攝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替代普通X線攝影,減少患兒接受劑量。 胸透的照射量是胸片的20-30倍之間,透視焦皮距(FSD)近,對皮膚照射損傷大,又無影像記錄,我們在廣泛聽取臨床各學科意見后,取消常規透視,而在需要觀察動態器官的活動時,采用“CR”補充電視透視的方法,滿足臨床需要。普通X線拍片因設備的技術限制加上兒童攝片的特殊性影響了圖像質量和診斷水平的發展與提高。采用“CR”技術后,由于IP板(影像感光板)選用條件較高速感藍片的KV值相同,曝光量卻減半。IP板經“CR”系統處理后即可打出激光照片。其優點(1)減少曝光量和動態模糊,提高照片質量,極大減少了對患兒的X線輻射;(2)基本改變了因條件偏差所造成的重拍片,避免了患兒不必要的照射劑量;(3)在后處理過程中根據診斷的需要做密度、邊緣增強處理,滿足診斷要求,提高了診斷水平。“CR”技術在我院已得到了患兒家屬們的廣泛認可。 二、應用X線管窗濾過片,減少受照量,限制照射野,減少直接輻射危害。 X線機球管窗口均有固定濾過裝置,我們在使用根據KV值的不同選用50-70KV/1.5毫米鉛濾過片。選用濾過片可使患兒皮膚照射量減少2/3,而到達IP板的量不變或變化較小。從而減少無用的軟射線對患兒的受照量。同時利用準直遮線器裝置限制照射野的大小,在投照中根據投照部位、焦片距離和膠片尺寸大小,將照射野嚴格控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的最小范圍內,每張診斷膠片邊緣均有1cm以上的未感光區,以減少直接輻射的危害。 三、對非診斷部位進行屏蔽防護,重點保護對射線敏感的部位。 我們在拍攝髖關節、腰骶椎等部位時用鉛橡皮遮蓋胸部和上腹部,用特制的鉛皮遮蓋患兒睪丸上(女性卵巢上);在拍攝胸部時用鉛橡皮遮蓋中下腹部,用鉛橡皮圍脖、鉛玻璃眼罩遮蓋患兒頸部和眼部,以防止眼晶體、甲狀腺、生殖器受直接照射。同時注意體位防護,拍上肢各部位常取側坐位,使性腺器官避開直接照射;顱腦面骸部位盡量采用后前位投照,減少對晶體的受照劑量。 四、創造良好環境,爭取患兒合作,避免患兒重復照射。 “CR”運用后,重拍片多為患兒不合作所造成的體位不正、影像模糊,因此止動是重要環節。我們在機房內掛上兒童畫,放些玩具,檢查床面允許鋪自帶的小被褥或毛巾被,冬季注意室溫的調節,IP板用絨布袋套好,防止患兒受涼、受驚,允許父母在旁陪伴,給患兒創造一個原生活環境,并積極取得家屬的合作,減少了患兒因位置不正或止動失敗引起的再度受輻射。我們堅持機房內始終只有一個患兒的原則,按順序逐個拍片,最大量地保護好每個患兒,避免受不必要的輻射,同時請家長穿好防護衣,合作完成攝片工作。 五、提高技師工作責任心,增強輻射防護意識。 攝片技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在工作前要認真檢查設備和有關用品的性能,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不能勉強使用,保證放射設備的優化運行,嚴格規章制度的執行,提高防護意識,培養對患兒的感情,積極訓練患兒,使其密切配合。要鉆研業務,練就過硬的投照技術,決不增加患兒不必要的照射劑量,堅持集體分析廢片原因,并作為考核成績之一。 我們在兒童的X線輻射防護工作中遵循以上幾點外,還采用相對高KV(70KV左右)攝影,減少患兒攝影的X線量,達到了止動的目的,同時可增加膠片的黑化度,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銳利度,使影像圖像層次分明。 隨著現代影像醫學的發展,影像設備不斷改進,將使得X線被合理使用,輻射防護行之有效,使倫琴射線最大限度造福于兒童、造福于人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