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10年價翻百倍 真假難辨迷人眼-     DATE: 2025-05-05 14:45:54

  提及2007年紅木家具演繹的紅木瘋狂和2008年經歷的一夜暴跌,不少經銷商和消費者記憶猶新。家具假難時隔三年,翻百當黃金、倍真辨迷白銀等大宗商品無一不漲,人眼作為投資新寵的紅木紅木也再度“卷土重來”。

  不過,家具假難此番“紅木熱”似乎比以往來得更猛烈了一些。翻百由于資源稀缺,倍真辨迷紅木成品的人眼收藏和投資價值日益凸現,小到上千元的紅木紅木筆筒,大到上百萬元的家具假難紅木家具,都成為收藏者和投資者的翻百新寵。而價格一路上揚的倍真辨迷,不只是人眼明清時期的古紅木家具和藝術品,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市場上不少現代紅木家具價格都經歷了頻頻上調,有的甚至翻了幾番。

   NO.1

     10年價格翻百倍

  “需要趕緊做決定,可能馬上又要漲價了。”四月底,記者在太原一家紅木家具店見到王卓,這已是他第四次來到這家家具店。此前,他在此店看中一張紅酸枝原料的茶幾,一直猶豫著沒有買下來,過了一個月,這張茶幾的價格已經上漲將近兩千元。

  雖然不算行家,但在紅木市場上轉了一圈后,王卓確定,五一前后價格上調是必然的。“今年的價格變動,本來就很頻繁。”果然,小長假一過,當記者再次看到王卓看中的紅酸枝茶幾時,其已經再度搖身加價一千多元。目前,這家店也早已制定出了這套家具六月份的價格,同樣的紅酸枝茶幾,到時候也將再次上漲800多元。

  在另外一家國內紅木家具連鎖店連天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去年年底開始,該店的紅木家具價格每個月就會有一次向上的調整。據悉,從去年11月開始,該店的越南黃花梨家具價格,已經從每公斤1599元上漲到5月份的4499元,印度小葉紫檀也由去年的每公斤1399元上漲到5月份的2899元。同樣,老撾紅酸枝和非洲雞翅木也在近半年的時間內,經歷了近兩倍的上漲。其實,早在2000年的時候,一對品相不錯的海南黃花梨圈椅僅一萬元左右,如今,其身價已經飆升到100多萬元。在山西錦言齋總經理康國毅看來,這種價格飆漲并不算什么奇跡,“否則怎么會流傳一句‘黃金有價紅木無價’。在這個行業,市場起伏大是很正常的事。”

  NO.2

  稀缺木料只能訂小件

  所謂市場起伏大,其實主要還是由于原料稀缺。“尤其是海南黃花梨,目前,這種原材料已幾乎絕跡。”康國毅告訴記者。

  2006年,當康國毅剛剛涉足紅木家具行業的時候,紅木原材料價格遠遠沒有現在這么高。當時,小葉紫檀的價格在每噸10萬元到15萬元之間,老撾紅酸枝的價格在1.2萬元左右,而現在,小葉紫檀已經上漲到每噸8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老撾紅酸枝的原材料價格同樣已經翻了8倍以上。

  一般來說,市場上最好的紅木品種為海南黃花梨、紫檀,其次為越南花梨、柬埔寨和老撾的酸枝木。而目前,市場上的海南黃花梨已相當罕見,年后,其代替品越南黃花梨的普通材料每噸也漲了一成以上。

  事實上,由于稀缺,黃花梨家具即使創下天價,也被業內認為是有可能的。康國毅解釋,由于很難購到原料,他的公司只能通過收購舊的黃花梨家具獲取原料。

  由于黃花梨材料的銷聲匿跡,原本和紫檀“實力相當”的黃花梨家具價格已經遠高于紫檀家具價格。

  同時,由于難以拿到較完整的木料,部分家具店的稀缺紅木品種貨源開始減少。連天紅太原黎氏閣店店長安潔向記者解釋,目前,由于黃花梨和印度小葉紫檀的稀缺,客戶只能在該店訂購到木凳之類的小件家具,“紅木家具的制作,本來就需要精工細作,用時會比普通實木家具長很多,加上材料緊缺,提貨時間一般都在三個月以上。”

  不過,有些省份已經開始栽培黃花梨,只是,其長大成材至少需要兩百年到三百年的時間,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NO.3

  人工成本5年翻三倍

  其實,影響紅木家具價格的,不僅僅是原材料稀缺,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也成為重要因素。“這兩年,紅木之所以漲得這么快,人工成本上漲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康國毅告訴記者,由于這個行業特殊的技術要求,近年來他的公司只能從浙江、江西、廣西、四川一帶招聘工人。5年前,他所雇用的技術工人中,每人月工資平均為3000元到4500元,而現在,同樣技術的工人工資在1萬元到2萬元之間。

  同樣,不光是制作家具的師傅們工資在漲,就連砍伐木頭、運輸搬運等各個環節的人工費用也都在不斷提高。安潔還記得,兩年前,每次店內有新家具運到,每次每個搬運工的搬運成本也就70元左右,而今,搬運工平均每個人每次的“工錢”已經達到100元以上。

  NO.4

  真假難辨“迷人眼”

  不同于玉石翡翠,紅木家具不僅有收藏投資價值,更有其固有的實用價值,同時由于其表面不做油漆,更不含甲醛,“環保”價值更被人所認知。但人們認識到紅木的價值并參與投資,其實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2007年,同樓市、股市一樣,紅木也經歷了暴漲的一年。此時,在不少人眼中,紅木已不僅僅是帶有中國傳統味道的家具,而是可以帶來不錯收益的投資產品。從喜愛到收藏、從收藏到投資、從投資變投機。在山西,同樣產生了這樣一個看重紅木價值的群體——盡管這個群體人數有限。“一般來說,31到45歲之間的客戶更偏重于中檔材質的紅木家具。”按照康國毅的解釋,這個群體更忠于中國元素,且注重保值和投資。在安潔看來,老撾的大紅酸枝似乎更適合這類人群,“黃花梨、小葉紫檀等珍稀的紅木家具已經處于一個相當的高位,由于經濟方面的原因,普通投資者難以介入,大紅酸枝紅木家具目前的價格依然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價位。從其價位來看,更適合投資,未來的升值空間也比較大。”康國毅認為,紅酸枝的升值空間遠遠落后于黃花梨和紫檀材質的家具。

  盡管民間流傳一種紅木家具難變現的說法,但對于業內來說,真正的好家具變現并不難。目前,康國毅的公司已經開始回收十年以前的各種工藝、材質不錯的紅木家具,市場上部分家具生產商也在實時價格的基礎上通過部分折舊開始進行回收。

  NO.5

  好家具變現并不難

  “這個市場很混亂。”談到紅木家具市場時,安潔和康國毅的說法不一而同。由于內行人太少,市場上千差萬別的價格、真假難辨的材料很容易“迷人眼”。多年來,國內對于紅木的鑒定并無一個權威機構,而影響某些木材市場價格的關鍵“產地”也無法做出鑒定,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而市場行情的看漲,也讓部分紅木商家掀起雄心勃勃的“擴容”熱潮。

  記者走訪了太原部分家具賣場看到,紅木家具經銷店面已經占到了家具總店面的將近1/3。同樣,所謂的“紅木一條街”,更是成了各等紅木家具廠商的聚集地,其中,質量、價格的魚龍混雜不斷被消費者所詬病。

  根據康國毅的介紹,紅木行業內,每年的品牌更換率可以達到20%左右。而在本地的一些家具賣場,一場對于紅木經銷商的“清理行動”也即將展開,不過,業內對此次清理效果并不看好。

  而在投資過程中,紅木市場同樣存在一定炒作成分,一位收藏專家告訴記者,“炒家從源頭壟斷部分木材,然后抬高價格再快速轉手離場,普通投資者想跟風炒作幾乎不可能,成本高、回收渠道有限、變現慢,很容易砸在手里。”。

  因此,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時務必要謹慎,“如有條件,購買時可以請專人鑒定。若無法找到專人,一定要選擇較大品牌,并通過其品相、質感等多方面觀察來決定。”(記者 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