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至26日,鴻蒙時刻第十九屆鄂爾多斯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如期舉行。煤炭期間,工業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中煤智能裝備圍繞“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發布”舉辦了多項活動,礦鴻全面展示礦鴻智能化成套裝備與技術的技術研發成果,引領礦山行業邁向更高效、成果成功更安全的發布智能化未來。
引領礦山行業智能化未來
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成功發布
6月24日,第十九屆鄂爾多斯國際煤博會開幕大會上,煤炭中國中煤聯合華為公司舉行了《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發布儀式,工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守仁、中國中煤智能裝備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楊樹勇、礦鴻中國中煤科技創新部副總經理管增倫、技術華為礦山軍團總裁楊宗瑩一同上臺啟動儀式,成果成功正式發布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
(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發布儀式)
鴻聯萬物 礦智未來
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發布會圓滿舉行
6月25日,為深入展示礦鴻智能裝備的創新成果,中國中煤與華為聯合舉辦了主題為“鴻聯萬物,礦智未來”的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發布會。會議吸引了行業協會領導、技術專家、礦山企業代表及媒體代表等百余人參與。
鄂爾多斯市數字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鄂爾多斯市數投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白玉明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的發布,實現了采煤機、運輸機等設備的端到端互聯與智能化協同控制,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產業升級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鄂爾多斯市數投公司作為屬地單位,將加速礦鴻裝備本地示范應用,構建智能礦山生態體系。
(鄂爾多斯市數字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鄂爾多斯市數投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 白玉明)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虹橋表示,中國中煤與華為公司聯合研發的基于礦鴻操作系統的綜采工作面成套設備,是我國煤炭行業智能開采技術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從底層硬件到控制軟件的全鏈條自主創新替代。礦鴻的推出不僅增強了行業核心競爭力,更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標志著煤炭智能化發展邁入新階段。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 王虹橋)
中煤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中煤裝備公司副總經理李思朋強調,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首次構建了綜采工作面工業物聯網體系架構,建立了統一的通訊協議及標準的設備物模型,解決了設備間自主交互難題,實現了成套設備的互聯互通與協同控制;開發了綜采工作面全場景的礦鴻系統硬件設備及軟件系統,解決了根技術適配礦鴻操作系統的煤機產品在實時控制方面的技術瓶頸;通過移動駕駛艙實現“一人多崗、移動集控”,各項研究成果在中煤山西公司大寧煤礦示范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中煤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中煤裝備公司副總經理 李思朋)
華為礦山軍團總裁楊宗瑩表示,礦鴻作為專為礦山打造的萬物互聯操作系統,以分布式軟總線、統一數據語言和內生安全等核心技術,解決了設備互聯難、數據孤島和安全實時性等痛點。未來,華為將持續以礦鴻為數字基石,攜手行業伙伴賦能礦山智能化轉型,助力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華為礦山軍團總裁 楊宗瑩)
中煤裝備事業部(中煤裝備研究院)智能開采技術研發經理孫鵬亮在題為《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的主題分享中表示。該項目充分發揮中國中煤全產業鏈優勢,通過裝備板塊企業與華為公司組建的研發團隊,統籌推進、聯合攻關,在綜采工作面系統架構、硬件產品研發、軟件系統開發、移動操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系列成果。各項技術創新與突破,不僅驗證了礦鴻技術在煤礦領域應用的可行性,也提升了設備間數據共享與協同能力。基于礦鴻操作系統的綜采工作面全場景解決方案,將進一步增強了設備交互性、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為礦鴻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撐,為煤礦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全新路徑。
(中煤裝備事業部(中煤裝備研究院)智能開采技術研發經理 孫鵬亮)
華為三方使能產品線礦鴻產品總監黃發義先生,在《礦鴻&AI賦能裝備智能化,引領行業創新》的主題分享中介紹,華為礦鴻操作系統為礦山智能化提供四大核心能力:一是統一設備生態,基于統一數據協議實現設備互聯互通;二是增強分布式軟總線技術,支持設備自發現、自組網,單設備可連接多臺終端;三是“智維一體”運維能力,實時采集設備狀態與告警信息;四是全鏈路安全認證,保障端云數據交互安全。目前礦鴻已適配150余家設備商,落地500款認證設備,并在山西大寧煤礦實現三機聯動等場景應用。
(華為三方使能產品線礦鴻產品總監黃發義)
此次中國中煤礦鴻智能裝備與技術成果的發布,不僅標志著我國礦山智能化技術的重大突破,也為行業樹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范樣板。
未來,華為將繼續攜手中國中煤,深化礦鴻技術在礦山行業的推廣應用,助力礦山行業走向智能、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化方向。隨著礦鴻系統的廣泛應用,礦山智能化轉型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加速,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汽車音響)